买软件 找服务 上选软件网
按领域分 按行业分

告诉你一个工具: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

发布时间:2017-02-20 发布人: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1577

  在我与HR们的接触中,常常听到他们埋怨老板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,越来越缺乏存在感。而近两年,又听到另一种埋怨,即老板越来越向人力资源管理要结果,让HR承担了太多无法承担的责任。


  平心而论,真正是自己在操盘人力资源管理而非听老板耳提面命的HR确实不多。即使老板们敢于放权,HR们多半也不敢承诺给出结果。这就是尴尬的现状,这也是HR这个行业的僵局。


  如果HR们需要老板们的期待,应该如何管理这些期待?我给HR朋友们的答案是,你们需要“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(HR Effectiveness Instrument Panel, HEIP)”。


  人力资源效能为何炙手可热?


  从2012年底开始,人力资源效能一词突然引起了实践界的高度关注,也引起了我这类跨界人的兴趣。概念火爆的背后,有两个原因:


  其一,是来自外部的压力。互联网经济的环境变化无常,企业在一轮又一轮的商业逻辑迭代中,很容易迷失自己,任何一个曾经的巨头,曾经的成功都可能成为自己进化的牵绊。此时,企业需要一种柔性的(flexibility)组织能力,能够快速环境变化。


  打造组织能力也是HR们一直主张自己的价值所在,但这一概念的虚无又好似科学界的“以太(电磁波传递的媒介,终被证明不存在)”。如何来量化组织能力?人力资源效能似乎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。组织能力出色,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自然高效,两者几乎是可以画上等号的。于是,老板们拾起了这一概念,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要结果。


  其二,是来自内部的压力。在战略变化无常的背景下,组织内部的各单元也需要适应这些变化,于是,他们开始“失控”,而且,越是大集团企业,失控起来就越疯狂。因为,前线战火燃起来的时候,是没有人会理会后方(人力资源部)的。


  2010年,电子商务企业凡客诚品因为本年度暴涨300%的复合增长率,定出了大跃进的目标,要求2011年度的增长达到500%。于是,各个业务单元开始疯狂储备人才。2011年度,储备的各类人才又按照公司的思路疯狂增加商品品类,甚至为了追逐自身的业绩引入了电饭煲、拖把、避孕套等产品,造成了庞大的库存,将凡客拖入险境。这一轮的疯狂中,HR们毫无作为,的成绩就是为凡客招入了这些疯狂的细胞。的确,你可以把这些归咎于老板陈年的冒进,但是,如果此时HR们能够为老板踩一脚刹车呢?好吧,你可以说HR在老板面前没有话语权,但是,如果你有了人力资源效能这个沟通工具,是不是会更会有说服力呢?数据是不会说谎的!


  人力资源效能是什么,不是什么?


  实践界对于人力资源效能的关注让人欣喜,这也许是一个HR们的新舞台。但是,诸多对于概念的跟进却让人哭笑不得(尤其是来自咨询行业的跟进)。这里,我们先要搞清楚,人力资源效能不是什么。


  ,人力资源效能不是组织绩效。大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,人力资源效能是关注于人的产出,而不是所有生产要素的产出(组织绩效)。换句话说,人力资源效能都应该与人有直接关系,人作为生产要素,在这个产出过程中,是起主要作用的。


  举个列子,计算商场经营效益时有个典型的指标叫做“坪效”,计算方式是坪效=销售额/门店营业面积。毫无疑问,坪效与人有关,但人不是主要的因素,商业地段本身在这个产出过程中有主要作用。所以,这不是人力资源效能指标。


  真正的人力资源效能都是与人有关的,例如,人工成本投产比、人均营收、人均销售额等。甚至,为了剔除“非人”的影响,还涉及到一些算法将产出中的这部分删去。我就曾经为一个运输企业设计过一种算法,剔除了在其市场增长中的非人力贡献。对方初不解,我笑道:“这种自然增长,就是放几个Hello Kitty在这里,也会有。怎么能说明是人在做贡献?”的确,企业内的大小事务,都需要有人参与,但是,不能因此盲目计算人的贡献。


  第二,人力资源效能指标不是绩效指标。绩效指标有很多形式,绝对指标如销售额,相对指标如销售额增长率。但是人力资源效能指标一定是衡量效率的指标,所以必须表现为一种“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”。说简单点,人力资源效能一定是一个分式,分子是各类与人直接相关的绩效产出,而分母则一定是人(部门、团队、个体等),而且,分母的人和分子的绩效一定要具备直接联系,或者说,是分母的人做出了分子的绩效。


  人力资源效能反映人的投入产出,但从本质上看,是要反映人力资源系统的有效性,反映组织能力的多少。所以,除了直接的人力资源效能结果指标(狭义人力资源效能指标)外,还应该关注引起产出的过程指标(广义人力资源效能指标)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运行(调配、激励、培养)、队伍状态(数量、素质、结构等)、组织模式(业务流程、组织结构、岗位系统等)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。这些指标不一定符合上述两条标准,但他们却一定是直接导致人力资源效能指标的。


  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


  人力资源效能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:一方面,是建立一个人力资源效能的监控体系,用数据的方式显化出企业主要的、指向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运行状态。另一方面,是人力资源效能干预工具。形象地说,这利用人力资源效能的工具,干预到业务部门的直接管理和业务过程中。这对于一些重点业务领域是有必要的。


  步,是要画出一幅人力资源战略地图。人力资源管理产出效能的过程缺乏一个类似财务的标准。在财务管理上,你可以用杜邦分析等工具来分析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,这是有地图的,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,有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的,这是权变的,是没地图的。一个企业真正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基于战略地图,而战略地图一定是基于企业具体情况定制的。具体来说,HR必须要以终为始,从人力资源效能层面锚定关键环节,而后再依次推导到队伍和职能层面的关键环节。


  在这三个层级中,究竟是什么影响什么,那就需要进行具体分析。我们需要把这一层级的关键环节用箭头指引向上一层级的关键环节,这代表一种因果关系的假设。这些箭头中,只有一部分是成立的,我们需要用逻辑来判断分析、验证。大量的分析之后,若干的箭头被去掉,人力资源效能产生的若干路径开始清晰。这一过程中,HR甚至需要衡量不同路径对于效能的贡献,放弃一些不那么关键的路径。其实,HR们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习惯于面面俱到,但在一定时期,真正能够产生作用的人力资源实践就那么几项。所以,人力资源战略地图每年迭代,但每年的地图都很简单。


  第二步,是要找出显化战略路径上关键环节的指标。为了显化各个层级上关键环节的状态,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。这里,我习惯用Be A Kid(回归初心)原则来筛选指标。


  老板视窗(Boss View)――一定要是老板关心的指标,或者是要和老板关心的指标产生联系,如人工成本投产比。


  小白适用(Easy to Understand)――如果不能和老板关心的指标产生联系,就一定要好懂,如人才储备率。


  敏捷思路(Agile Mind)――在每个层面,一定要找到能够反映战略路径的环节。


  锚定关键(Key)――在每个环节,一定要找到能说明该环节状态的指标。


  禁止污染(No Interference)――一旦有污染,果断放弃,一定要选择没有争议的指标。


  数据支撑(Data)――没有数据的指标,就是耍流氓;主观指标都是耍流氓。


  人力资源管理本来就缺乏一些经典指标,而在人力资源管理逻辑迅速迭代的今天,一些指标更失去了意义。所以,我更建议HR根据自己企业的战略地图里的关键环节来设计一些特的指标或算法,例如,我为某企业设计的人力资源效能指标体系中,就包括了人才储备率、人才沉积率(有效成长率)、人才活力曲线值等特的算法。


  关键环节之间已经建立了因果联系并经过了验证,但指标之间的因果联系也要经过验证。有的指标看起来具有因果关系,但当我们用变量建立方程,再把数据放进去,就会发现因果关系根本不存在,甚至也不存在相关关系,这就需要回过头去质疑假设。


  经过验证后,能够留在战略路径上的指标就是HR们应该关注的“关键节点”。卡住了这些“关键节点”,HR们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战略贡献。所以,我们就可以将代表“关键节点”的指标汇总在一起,形成一套人力资源效能监测体系――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。

免责声明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电话:13521909785 发送邮件至 lidandan@gnway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了解更多选软件网资讯

关注选软件网官方服务号

客服
企业
微信群